何为敬业?他们这样诠释“敬业”。
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,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。会议表彰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。屠呦呦、于敏、陈景润等作为敬业的代表名列其中。
一、屠呦呦: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
“天地之大,必作于细”,屠呦呦很好地饯行了《荀子•劝学》里的这句话。早在1960年代,屠呦呦就确定了“战胜疟疾”这一明确的职业追求。
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,她曾走遍全国各地收集640多种“抗疟”药方,不放过对任意可能性的研究。正是这种忘我的投入,让这位“抗疟前线”的第一英雄有了勇往直前的动力。
然而屠呦呦的研究道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,她曾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胡椒的研究,然而带给她的却是沉重的一击。这种前所未有的打击并没有磨灭屠呦呦立志战胜疟疾的“初心”。“跬步不休,累积不辍”,屠呦呦的研究有从零开始慢慢积累。终于,在第191次实验中,屠呦呦发现青蒿对疟疾100%的抑制率。
二、于敏:为了国防大业,他分秒必争鞠躬尽瘁
对于敏来说,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。有时为得到一个准确数据,他甚至趴在地上,绘出一条条特征线;有时因为突然产生灵感,半夜起床伏案工作;领导为限制他出差在外无休止地工作,总是派一位同事与他同住。在他面前,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。在一次核试验之前,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,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到竖井。但他还是立即报告上级,要求暂停试验。经过查找,终于弄清这个不利因素可以为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,他才露出放心的笑容,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。
继氢弹原理突破后,于敏又在核武器的武器化研究、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。他在倡导、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,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,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。
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,美国用了87个月,苏联用了75个月,英国用了55个月,法国用了102个月,而我国只用了32个月。中国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,“中国速度”的背后,是于敏和无数像他一样的科学家的敬业奉献。
三、陈景润:呕心沥血,攻克世界顶级理论难题
从50年代末开始,陈景润作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,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,专心致志地进行数学研究。他遨游在充满数字、公式和符号的数学王国里,兴趣盎然,如醉如痴,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。为攻克“哥德巴赫猜想”(简称“1+1”),陈景润全身心投入其中,废寝忘食,达到忘我的境界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1966年5月,陈景润在《科学通报》上宣布他证明了“1+2”: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数之和,其中一个是素数,另一个为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——这距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“1+1”只有一步之遥。陈景润在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正当陈景润对这一成果并不满意,决定向尖端奋进的时候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了。在中国科学院,陈景润被视为“资产阶级黑线人物”和“白专道路的典型”,顺理成章地成为专政对象,被关了起来。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陈景润一颗探索科学真理之心忠贞不变,演算“哥德巴赫猜想”之痴心不改,他仍抓紧时间,想方设法,争分夺秒地学习和演算。简陋的床板就是他的写字台,借着昏暗的光线,他伏在床板上贪婪地阅读、思考。通过不停歇地演算,他大大简化和改进了原来的证明,使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。
他们取得成功绝不是偶然,更不是轻而易举和坐享其成,除了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勇攀高峰之外,至关重要的还是源于他们对事业的敬业和奉献精神,也正是他的这种敬业与奉献精神将他们推向了科研事业的顶峰。
敬业者,人恒敬之。何为敬?主一无适便是敬。凡做一件事,便忠于一件事,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,一点不旁骛,便是敬。员工以“学”为业。于员工而言,敬业即为敬学。期末考试在即,相信大家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状态。应对期末考试没有诀窍,想要一个好成绩,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。查漏补缺,把平时落下的知识补起来;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知识树状图。集中精力、心无旁骛地复习。
梁启超有言:“凡一件职业,总有许多层累、曲折,倘能身入其中,看它变化、发展的状态,最为亲切有味。”乐业必先敬业,乐学必先敬学。学习的趣味,总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的,像倒吃甘蔗一样,越往下才越得好处。期末考试,既是对一学期学习情况的检验,也是一个深入学习的契机,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复习之中,对于所学知识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,品味乐学之趣。